鸭脖官方网站成都大邑教育局: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网10月21日讯(王宋玲)2021年,成都市大邑县教育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,推动大邑教育综合改革“1511”发展思路不断前行,用坚韧不拔的脚印彰显了教育情怀。
教育项目快推进,供给服务切实增强。2021年,大邑中学沙渠分校完成建设,新增学位1800个;将南街幼儿园实验分园闲置资产改造为东街小学一年级教学部,新增公办学位360个;回购沙渠中心幼儿园,新增公办学位450个;完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,妥善解决505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城镇接受义务教育。
普及普惠解民忧,保教质量明显提升。持续推进公办幼儿园“五个一体化”管理改革,大邑县公办幼儿园“五个一体化”改革经验被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《成都改革》向全市推广;出台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和管理办法》,全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.73%;实施高品质幼儿园倍增计划,多所幼儿园正积极争创省级示范园、成都市一级园;推广全国“安吉游戏”项目,建设成都未来教育家基地联动园,力促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升。
乡村教育被推介,区域品牌影响广泛。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导向,着力推进以资源为基、环境为形、课程为根、文化为魂、评价为脉的“美丽而有温度的乡村教育”品牌建设,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内涵和品质。“美丽而有温度的乡村教育”作为大邑教育的区域品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。2018年11月,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召开四川大邑“美丽而有温度的乡村教育”全国推介会;2020年7月,四川省、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“成渝双城经济圈城乡教育一体化论坛”,大邑县作为四川省乡村教育发展先进区域的代表作交流发言。
信息化课改顺,教育品牌深入人心。县教育局以建设成都市信息化教学实验区为契机,引进北京101和睿易云教学系统,在大邑中学、安仁中学、晋原初中等8所学校开办信息化课改班。信息化课改班,鸭脖网站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。“信息化课改网班”已成为大邑广大市民心目中的教育品牌。
“双减”工作纾民困,教育生态有效改善。贯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统筹校内校外“双减”工作,做到双向发力、综合施策,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,持续规范校外培训,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。通过落实“五项管理”“双减”工作系列举措,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,鸭脖网站丰富课后生活。98.16%的家长对学校“减负提质”的措施和成效表示满意,其中57.6%以上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满意。
资助工作暖民心,惠民政策认真落实。县教育局认真落实教育资助政策,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助学,落实教育资助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费用、提供生活补助;提供资金资助大学新生、救助因病致困学生、为困难学生购置御寒衣服;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,每年为2万余名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。构建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生资助体系,2021年春季学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559.345万元,36448人次学生受益。
职业教育促融合,服务发展能力提升。持续推进职普融通办学改革,目前职普融通班有学生510人;加大中高职贯通培养力度,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办班9个、惠及学生352人。深化职业教育“产教融合”,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,学生对口就业率90%。推动县职高创建市级高品质职业院校,建立文旅装备智造公共实训中心和省特种作业安全实操考试点。
社区教育提品质,鸭脖网站终身教育体系完善。县教育局完善社区教育县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网络,县社区教育学院获评“成都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”。围绕地域经济和居民需求,以“学习型社区”“学习型示范社区”创建为载体,成功创建9所市级优质社区教育学校、19个市级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,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,形成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的终身学习格局。